在家禽屠宰加工中,烫毛环节的水温控制和时长把控直接影响脱毛效果与肉质品质。不同家禽因羽毛结构和皮肤特性差异,需采用针对性的烫毛参数。
鸡类烫毛标准:肉鸡适宜水温为 60-62℃,蛋鸡因羽毛较粗需提高至 63-65℃。烫毛时间控制在 45-60 秒,具体需根据鸡只大小调整。小型肉鸡可采用下限参数,大型蛋鸡建议用上限标准。烫毛时需确保鸡体浸没,轻轻翻动使羽毛充分受热,避免水温过高导致表皮破损或肉质变柴。
鸭类烫毛规范:鸭毛含油脂较多,烫毛水温需提升至 65-68℃。白条鸭烫毛时间以 60-90 秒为宜,老鸭因绒毛密集可延长至 90-120 秒。操作时建议采用二次烫毛法,浸烫 30 秒后提起沥干,再次浸入水中完成剩余时间,这样能软化羽根,减少脱毛残留。
鹅类烫毛要求:鹅的羽毛最厚实且含绒量高,烫毛水温需达到 68-72℃。成鹅烫毛时间需 120-150 秒,幼鹅可缩短至 90-120 秒。烫毛过程中需重点处理翅膀、腹部等绒毛密集区域,可借助工具轻拨羽毛确保热水渗透,水温下降时要及时补充热水维持温度稳定。
实际操作中建议配备水温计实时监测,根据家禽品种、日龄灵活调整参数。规范的烫毛操作能提高脱毛效率,减少机械损伤,为后续加工环节奠定良好基础。